本文主要介紹微軟平板surface pro1(微軟平板電腦surface pro1866),下面一起看看微軟平板surface pro1(微軟平板電腦surface pro1866)相關資訊。
人類總是通過記憶特征來組裝記憶中的東西。說到汽車,它必須有輪胎;說到風扇,肯定是有葉片的。說到電腦,肯定有鍵盤。但是,隨著無葉風扇、無氣輪胎、平板電腦的出現,
我們發現這些東西的“核心”并不是我們記憶中想象的那樣,尤其是電腦。越是向輕薄便攜的終極目標邁進,越是有東西被省略。
原本以為鼠標已經成為觸控面板而鍵盤的集成已經是“做電腦”的最后極限。“平板電腦”告訴我們,可以跳過鍵盤,直接用屏幕。
“觸摸”原本是人類實現與世界“第一種接觸”的潛意識方式。這種埋藏在神經末梢的原始本能,讓一切形式的操作在“觸摸”面前都顯得繁瑣而蒼白。
但盡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認為電腦和平板是“兩類”產品。究其原因,不僅是對“鍵盤”的執念,更是20多年來“操作系統”對普通大眾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熟悉的操作邏輯。
這種“啟蒙”式的操作訓練,也是后來平板電腦在系統中無法捆綁的點。windows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電腦操作系統,和傳統電腦堅守的最后一絲尊嚴一樣,也成為了“pc人”最執著的執念。
深知這一點的微軟明白,它現在正處于新舊pc形態的交匯點。既不能違背pc輕薄便攜的時代潮流,也不能拋棄舊pc所有的靈魂內核。在這樣的情況下,surface系列誕生了。九年來,
微軟用surface系列中和了平板和傳統電腦的矛盾,也緩和了鍵盤和手寫筆的共存關系。現在surface pro 8系列已經出來了,它要做的就是平息后疫情時代人們對工作的焦慮。
同時交出一份關于輕薄pc的高質量答卷。
主流和人性化是surface的堅持。
surface從來就不是普通的平板電腦,因為鍵盤對于surface來說是本體而不是配件;surface從來都不是保守的傳統移動pc。
因為它沒有簡化自己的形態鍵盤有筆有屏幕,可以打字,寫字,觸摸。要改變表面的形狀,你只需要打破它,折疊它。所以surface在外觀上變化不大。
即使是今天的surface pro 8也依然保持著這種穩定的形態。
吸上鍵盤,打開背板,就是surface pro 8的完整機身。今年的surface pro 8依然精致,三圍287mm208mm9.3mm,重量891g,單手輕松抓取。
放在包里不會覺得很重,同時解放了肩膀和思想。在使用surface pro 8的這段時間里,我再也不用擔心每天下班后每次出門都要帶著電腦了。尺寸和重量都沒有負擔。
surface pro 8讓我在工作中感覺得心應手。
在整體結構上,surface pro 8的機身采用了特殊的陽極氧化鋁材質,黑色啞光涂裝讓整個機身在光線的照射下顯得高級,觀感非常細膩。當然,這種精致也延續到觸摸。
只是整個機身和標志性的微軟logo還是很容易沾染指紋的。如果不能每天保持干凈,污漬加在一起還是會長期影響這種“高級感”。
支架依然是surface pro 8上的經典體驗之一,最大開合度可達165。由于全阻尼特性,surface pro 8的支架可以在任意角度懸停,自由度很高。
每個人都能適應不同的使用角度。當然,經過我的實際體驗,如果你用的是手寫筆,把支架開合到最大角度更舒服。
surface pro 8支架最大開合度可達165。
不用擔心蓋住支架。打開支架后,支架下方的空間又多了一個玄機。小心你相信你已經發現surface pro 8的支架下面藏著一個蓋板。當我們用卡針打開,發現是固態硬盤的接口。
這一代surface pro 8摒棄了之前通過microsdxc卡槽進行容量擴展的方式,轉而采用了可拆卸ssd的設計,不過這款ssd的接口并不常見,m.2230,
市面上同款產品還是比較少的,所以如果后續想通過更換ssd升級surface pro 8的容量,那還真是要費點心思去找找。
收起支架,讓我們把目光轉移到機身的上半部分,surface pro 8配備了一枚1000萬像素的后置鏡頭,支持最高4k畫質的視頻拍攝。帶有后置鏡頭的筆記本,也算是surface系列獨樹一幟的特點了。
在散熱上,surface pro 8機身的散熱結構與之前的產品并無太大差異,散熱口依舊分布在后背頂部以及左右兩側,不過在機身按鍵與接口方面,surface pro 8可謂是迎來了大規模的升滿,
令它更加能夠勝任主流的辦公需求。
首先,surface pro 8終于取消了祖傳的usb-a接口,并且分別將音量鍵與電源鍵由機身頂部挪到了左右兩側,這種改動極大的提升了盲操時的效率,不用再像以前一樣要先小小心翼翼的摸索按鍵的長度,
再來判斷是電源鍵還是音量鍵了。
surface pro 8的音量鍵
surface pro 8的電源鍵
同時,由于有了intel第11代處理器的特性支持,微軟在surface pro 8上新增了兩個thunderbolt 4(雷電4)端口,不僅在外接屏幕,外接顯卡拓展塢時更加方便,
同時數據的傳輸速度也有了較大的提升,當然,你還可以在充電器不在身邊,或者surface connect被拓展塢占用時,通過這兩個雷電口為surface pro 8進行充電。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surface pro 8的電源適配器上發現了一個傳統的usb接口,這個usb接口在日常使用中更多的是用來應急,以及外接第三方拓展塢,
也算是進一步增強了surface pro 8的拓展性。不過,有條件的同學還是建議你們選購一下官方的surface專用擴展塢,畢竟surface connect的數據帶寬很大,
單口可以實現45gbps usb3.0+1x4k@60hz dp或者2x4k@30hz的輸出,還內置了一個1gbps的以太網卡,外接外接hdmi、千兆位以太網時,體驗上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左側的機身上,和電源鍵同側,我們欣慰的發現了“極為先進”的3.5mm耳機孔,考慮到surface pro 8的定位依舊是一臺筆記本電腦,3.5mm耳機孔可以兼容更多類型的耳機,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并且疫情下大家線上辦公的需求增多,無論是從功能覆蓋還是辦公私密性上來說,我覺得這個3.5mm耳機孔留的沒毛病。
前置鏡頭方面,surface pro 8搭載了一枚500萬像素的前置鏡頭,音響方面此次也有增強,配備了支持杜比全景聲音效的2w立體聲揚聲器,這些,對于后疫情時代的在線辦公體驗,都是無形中的增強。
可我還是要說,前面講的這些機身背面和接口的升級都只能稱得上是“小修小改”,因為surface pro 8在屏幕上的升級,或許更能令你感到興奮。作為surface系列中的旗艦產品,
本次surface pro 8將一塊13英寸的pixelsense flow觸控顯示屏塞進了12英寸的機身中,屏幕尺寸和去年的pro x一致,
屏占卻較上一代的surface pro 7系列提升了11%,更窄的邊框帶來了的更高屏占比,也帶來了更加接近于“全面屏”的視覺效果。
然而僅僅是這些,對于身兼筆記本與平板特性的surface pro 8來說,顯然還是“保守”了,所以這一次,微軟為surface pro 8的屏幕增添了120hz高刷新率的選項,
這也是目前已經發布的surface產品中第一款搭載了120hz高刷屏的產品。高刷新率對于surface這種身兼多種操控方式的產品來說,能夠帶來的體驗紅利無疑是巨大的,它能令觸控更加順滑,
使那些直接通過書寫與繪圖的體驗方式更加流暢。不過如果脫離電源使用的話,出于續航的考慮,我還是建議維持在60hz刷新率的狀態比較好。
不只是刷新率,在擁有120hz的同時,surface pro 8還將屏幕的分辨率提升到了28801920,相較于上代的pro 7有近10.8%的提升,亮度也相比pro 7提高了12.5%,
整塊屏幕的像素密度達到了267 ppi,搭配上3:2的屏幕比例,令surface pro 8在面對辦公場景時,能夠提供更好的屏幕體驗,一眼看得完的表格,不必再瘋狂向下巴拉的網頁,更加清晰的文字顯示,
這些都是3:2的魅力。同時surface pro 8的屏幕還支持10點觸控,配合全新windows 11操作系統的特性,surface pro 8的觸控表現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同被buff的還有觸控筆的體驗,簡單來說,因為它更好用所以我更愛用它了。
毫無疑問,surface pro 8的屏幕應該是迄今為止surface產品線的巔峰,不過我前面也提到過,surface一定不是單純的平板電腦,surface的完全體驗也并非僅靠一塊屏幕就能實現,
保留鍵盤的同時加入觸控筆是surface承接新舊交替時的態度,也意味著它并不想放棄任何一種能夠提高效率的可能,所以surface pro 8的鍵盤和觸控筆,
又怎能不隨著一同更新呢。
依舊是磁吸接口的設計,但是由于屏幕尺寸的增大,所以這一代的surface pro 8和上一代surface pro 7的type cover鍵盤蓋并不能通用,
但是和surface pro x是兼容的,不過這并不影響surface pro 8外置鍵盤的出色手感,大面積alcantara(歐締蘭)材料的使用,
令這套鍵盤成為了一件輕奢藝術品。要知道,alcantara是介于真皮和普通織物的第三種面料,它和翻毛皮不一樣,翻毛皮是牛皮,
而采用了alcantara的surface pro 8鍵盤蓋,擁有比皮質外殼更加溫柔的觸感,細小的絨毛會隨著皮膚的接觸義無反顧的順從你的神經感知,
不會讓你產生不適和抵觸感。
alcantara的優點是手感較好、摩擦系數比較高、柔軟性佳、色澤飽滿、風格典雅、耐磨性強,它不僅被廣泛應用于高檔汽車內飾,還有服裝、首飾、箱包、頭盔上。
alcantara還基本綜合了織物和真皮的優點,尤其是冬天不冰,夏天不燙,由于alcantara可塑性極強,所以有豐富的色彩可以選擇,并且顏色可以達到普通織物難以達到的極高飽和度,
這次我們拿到的“波比紅”特制版專業鍵盤蓋2,它就呈現出了一種“真實的磚紅色”,它的色彩純凈度并非純色那樣高,但是“雜質”令這種顏色更加立體真實,避免了純色可能會導致的廉價感。
合上之后,特制版專用鍵盤蓋2能夠為surface pro 8提供不錯的抗污疏水能力,對于屏幕也能進行很大程度的保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常規狀態下,這個鍵盤的后方墊高了一個小角度,它其實是折疊吸附在屏幕底部的觸控筆收納凹槽,這就導致surface pro 8在桌面上使用時會比上一代感舒服很多,
但是放在腿上時,就會出現輕微的晃動,所以還是不建議大家采用“膝上”的姿勢辦公。
雖然是外接鍵盤,但是特制版專用鍵盤蓋2依舊支持背光功能,這讓我在夜間使用時感到方便很多,鍵盤按鍵的手感非常清脆,回彈利落,
用它來敲字給人的感覺很扎實,完全不同于以往薄膜鍵盤那種“懶得回彈”的手感。此外,大尺寸的玻璃觸控板響應精準,操作靈敏,整個操作體驗非常的順滑。
隨著微軟重新為surface pro 8設計了特制版專用鍵盤蓋2,以往吸附在機身側邊的超薄觸控筆如今也有了“新家”,在鍵盤蓋的頂部,
surface pro 8專門為觸控筆預留出了收納筆槽。筆槽依舊是通過磁吸的方式固定觸控筆,除了收納作用外,還可以為surface slim pen 2提供充電功能,甚至經過我的實際使用,
還發現了微軟為這個筆槽埋下的兩處巧思。
第一處就是,當我們放置觸控筆時,無論最終是以正面還是背面下落,在磁力的作用下,觸控筆最終都會正面朝上;第二處,就是這個筆槽是可以“隱藏”的,用不到時我們輕輕向內推一下鍵盤,
筆槽部分就會和機身吸附閉合實現隱藏,當我們需要用到觸控筆時,只需要展開鍵盤后再二次拉一下,筆槽部分就出現了。
所以我推測,微軟希望我們實現的理想狀態是這樣的:在桌面辦公時,我們可以抻開支架,接好鍵盤,以一種舒適的方式通過surface pro 8進行辦公,往往在這個狀態下時,
觸控筆的使用頻率是很低的,此時將筆放進筆槽中隱藏,既節省空間不會顯得累贅,又能讓我們更加集中注意,不會分心;而當我們身處匯報、講述等站立的辦公狀態下,往往會將鍵盤拉伸到和機身重疊,
令surface pro 8切換到平板狀態,那么這種狀態下,筆槽就會自然而然的暴露出來,方便我們隨時取放觸控筆。
不得不說,在鍵盤上“挖”筆槽,這一個創意就解決了很多實際使用上的痛點。以往側吸的方式,在你將surface放入包包之后,經過一路的顛簸,大概率最終筆和surface會分家,
結果就是還要狼狽的把包翻個底朝天去找筆,如今將觸控筆放置在筆槽中,專物專歸,方便又安全,這就是人性化的改動,說明微軟,真的有設身處地的為用戶著想,這也不失為一種溫暖的關懷吧。
既然說到了筆槽,那就順帶聊聊這只新推出的surface slim pen 2,它采用了扁平的超薄設計,內置了微軟自研的microsoft g6芯片,因為它的實際體驗要大于外觀設計,
所以我會在下面的辦公體驗部分著重的介紹它,這里就不再過多的著墨了。當然,和過去一樣,
surface pro 8的特制版專用鍵盤蓋2和surface slim pen 2都屬于“必選”的額外選購配件,不包含在surface pro 8的標準配備中,不過我覺得,
surface的忠實用戶們,應該不會有人不想體驗這套“船新”的鍵盤與觸摸筆吧。
更加主流,一點超前,更加人性化,這就是surface pro 8此次在外觀方面為我們帶來的驚喜。
好驕傲是首個獲得英特爾evo認證的surface pro
如今的輕薄本,總是在體積與性能上相互糾結,那些圖片、視頻、ppt還有文檔表格的處理,其實并不比運行游戲簡單,所以輕薄本上體現的是性能的濃縮,做輕薄本本身,就是一件處處需要拿捏得當的事情。
surface pro 8,以“首個獲得英特爾evo認證的surface pro”頭銜,證明了自己在兼顧輕薄的同時,也能將性能做的優秀。英特爾evo認證是intel在發布11代cpu之后,
針對輕薄筆記本,根據實際體驗不是冷冰冰的參數所制定出的套標準。想要獲得evo認證,那么這臺輕薄本就必須滿足以下三點:
快:更快的處理速度(必須配備intel 11代處理器i5i7均可),更快的連接速度(持wifi 6),更快的接速度(雷電4),更快的喚醒速度(秒內喚醒);
長:續航時間要能達到9時,且性能在是否插電的狀態下均要保持一致,半時充電,要能滿足4小時的作需求;
炫:采銳炬xe顯卡,畫炫麗,另外外觀設計定也要輕薄時尚。
如果有筆記本滿以上的條件,那么就是通過了intel的evo認證,此時intel會允許你的產品貼上evo認證的小標志,其實達成的條件還蠻苛刻的不是嗎?可以這么認為,不能說沒有evo認證的都是爛機器,
但是有evo認證的定差不了。這個認證對于消費者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你在茫茫機海中,一眼就能挑出真正具備高素質的輕薄本,防止被坑。
本次surface pro 8全系都搭載了intel tiger lake-u 11代酷睿低功耗版芯片,我有幸體驗到了它的頂配版本,處理器為酷睿i7-1185g7處理器。
這塊處理器采用了tgl-u架構,在工藝上采用了更先進的10nm superfin晶體管工藝。四核心8線程,有12mb的三級緩存,默認主頻為3ghz,最高可睿頻至4.8ghz,
并且支持12-28w的動態tdp調整以及基于深度優化的willow cove微架構設計,處理器內部集成了intel iris xe graphics核顯,這也是目前旗艦級輕薄本的首選,
總的來說相較10代酷睿,最大的提升還是在主頻和睿頻方面,可以說是當下intel最強的輕薄本處理器。
內存方面,我手上的這臺surface pro 8為16g lpddr4x內存版本,硬盤容量為256g,微軟官方最高為我們提供了32g(lpddr4x內存)+1t的組合,方便需求更高的用戶予以選擇。
既然是輕薄本,那么跑分測試就不用那么“專業復雜,“上綱上線”了。首先,在cpu-z的基準測試中,我手上的這臺surface pro 8單核跑分為612.2分,多核跑分為2934.5分;
在考驗cpu渲染計算能力的cinebench r20測試中,surface pro 8獲得了2292的cpu總分;而在標準更為高階的cinebench r23測試中,
surface pro 8取得了單核1453pts,多核5406的成績,可以說是十分亮眼了。
對cpu最后的一項測試來自geekbench 5,surface pro 8取得了單核1489,多核5720的成績。
而在gpu方面的表現,在geekbench 5的gpu數據運算測試中,surface pro 8的iris xe graphics核顯取得了18806的成績,
說明擁有擁有96個執行單元的iris xe graphics核顯,在性能上足以媲美一些入門級獨顯,日常拿來娛樂,玩個lol這種普通網游還是能輕松應對的,大型單機游戲在低分辨率普通畫質下也能跑起來,
幫助用戶完成一定的復雜工作自然也是不在話下的事情。
在進行跑分測試的同時,我還用溫槍順手“biu~”了一下surface pro 8看看在滿載狀態下的整機溫度,發熱點主要集中在屏幕的中上部,最高溫度為41.7的溫度,平均36.1,
說明surface pro 8的散熱性能還是令人稱贊的,放在腿上,肚子上使用,絕對不會產生被“灼傷”的感覺。
內存速度上,aida64測試顯示,surface pro 8的內存讀取速度為56273mb/s,寫入速度為59329mb/s,復制速度為54105mb/s,表現非常不錯。
在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方面,surface pro 8配備的是鎧俠256gb的硬盤,硬盤順序讀取速度為2375.81mb/s,寫入速度為1602.67mb/s,傳輸速度非常快,
能夠極大的提升辦公時數據傳輸的效率。
這樣的硬件性能表現,surface pro 8獲得英特爾evo認證當之無愧,那么它在實際辦公中,又能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呢?
真實的書寫與夢幻的續航還有windows 11所帶來的美好
輕薄本,從來都是實際體驗大于紙面參數的產品,因為在很多情況下,高效率處理工作的歡愉感總是能讓你忽略它在硬件上可能會存在的短板。文章開頭我曾提到過,
120hz高刷屏結合windows 11在觸控操作上的邏輯優化,讓surface pro 8的觸控和手寫體驗一同上升了不少,
而如果你有能力不錯過微軟全新推出的超薄觸控筆surface slim pen 2的話,那么它和surface pro 8的結合,堪稱美妙。
扁平化的輕薄機身,令你在使用surface slim pen 2時可以獲得更多的抓取著力點,握持體驗更加穩定,滑手脫手的情況出現的更少。同時,
surface slim pen 2針對筆尖進行了專門的優化設計,使其具備了更高的精度表現。通過內置的微軟自研的microsoft g6芯片,surface slim pen 2實現了觸覺信號功能,
可以在書寫的同時帶來震動反饋,模擬真實書寫時筆尖與紙張之間的摩擦感,甚至還可以識別你用筆的動作與力道,通過內置的震動馬達模擬出觸覺,換句話說就是,就是你下筆的力道越大,反饋的觸感就越強,
這個力度還可以自由設置。
不同于傳統觸控筆那種由于“塑料摩擦玻璃”而導致的令人別扭又尷尬的“0筆阻體驗”,如果蒙上眼睛用surface slim pen 2在surface pro 8上書寫,
你甚至都無法分辨究竟是真紙真筆還是振動馬達模擬出的效果,這不僅是一種觸覺上的反饋,同時也是一種情緒上的反饋,在人類的靈魂深處,對筆尖劃過紙張的那種微小阻力總是難以戒斷,
它是大腦對人體神經細胞實現精準控制的體現,它也有可能在不經意間激發你的創作靈感,所以surface slim pen 2搭配surface pro 8,能夠讓你的書寫和繪畫手感的大幅提升。
在surface pro 8上練字
除了真實的紙張觸感,surface slim pen 2在surface pro 8上還可以實現墨跡書寫,還原真實的書寫痕跡,你甚至可以用它內置的“字帖”,在surface pro 8上練字,
無論是大人小孩,這個功能都是十分實用的。另外,觸控筆的筆帽位置是可以按動的,按下后會直接開啟輸入界面;將觸控筆貼近屏幕時,屏幕上對應的位置會出現實體化的觸點,當我們需要查看一些資料信息的時候,
無需點擊屏幕,只需要將觸控筆懸空移動到文件上即可。不過稍顯遺憾的是,surface slim pen 2的完整體驗目前支持的應用還比較少,期待以后更多的應用對其進行適配,
另外surface slim pen 2的觸控反饋功能目前支持的設備也僅有surface pro 8和surface laptop studio,surface pro x的用戶就只能看看了。
作為微軟的“親兒子”,surface pro 8在軟件以及生態方面也自然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預裝最新的windows 11自然是不必多言,
此次windows 11對比windows 10可以說是又進行了新一輪的大改,系統本身的操作邏輯也更加向“觸控”的形式傾斜,對于surface pro 8這種支持觸控的pc設備來說自然是更加友善一些。
全新的任務欄與開始按鈕,相較于windows 10的任務欄作了中心化處理,非常顯眼;多主屏、多種分屏模式、多種操作手勢以及小組件的加入,
都令windows 11成為了最有可能打破傳統pc與觸屏pc操作壁壘的操作系統。
還有我們的好朋友office,伴隨著windows 11的到來,office 2019也升級為了全新的office 2021。此前在office 365上只有付費才能體會到的諸如云備份等高階功能,
如今下放到了office 2021上,全新的office 2021采用了新的界面,實現了多人跨設備協同編輯等新的功能,并且擁有豐富的模板供用戶選擇,
預裝了正版windows 11的surface pro 8同樣預裝了office 2021,不多說了,這生產力都要冒出來了。
最后就是大家最最最關心的續航,surface pro 8在提供了比pro 7更加優秀的性能同時,也搭載了更大的電池組,可以為我們帶來最高16小時的續航時間,而pro 7的續航時間最高為10.5小時,
所以安穩處理一天的工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并且surface pro 8還支持65w的快充,經過我們的實測基本上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將surface pro 8的電量從0%充至80%,
那些對輕薄本抱有續航焦慮的朋友,這次可以放心大膽的入手了。
surface pro 8是微軟對后疫情時代的思考
我在surface pro 8的身上,看到了滿滿的希望。這是我在體驗完這臺機器后腦子里留存的第一印象。它的硬件足夠主流,體驗足夠精致,軟件生態足夠堅實,
這些都足夠令surface pro 8躋身主流輕薄本的行列,高刷、快充、觸控筆和evo認證,這臺體型上看似單薄的surface pro 8,正在肆無忌憚的揮發著十足的競爭力。
這是微軟在面對“后疫情時代”時,對人們辦公狀態的思考,也是在“后疫情時代”下,微軟面向輕薄本市場所拿出的誠意。
也許在此之前,微軟有許多判斷出現了失誤,但是如今隨著surface系列逐漸被主流消費者所接受,微軟也在逐漸證明著他們的堅持是成功的,微軟通過surface系列對行業發展的預判,
也在一步步切入到時間線中。surface pro 8進一步證明了平板和傳統pc并非沒有互為一體,相互轉化的可能,也正因為此,surface系列保持著自己獨有的產品魅力,
成為了如今pc市場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我仍記得去年在面對surface pro 7時,我將它稱之為璞玉,而到了今年的surface pro 8,我可以有信心的說,微軟已經將它打磨成了一塊精彩富有光澤的潤玉,它改變的不止有你的工作生活,
還有微軟今后的道路,如今的windows 11,或多或少都有些surface 的靈感啟發,所以為什么不選擇一臺surface pro 8,來打磨打磨你有些黯淡無光的職場生活呢?
電腦顯卡型號怎么選,什么型號的顯卡好
電視無信號怎么調出網絡電視(電視無信號怎么說)
惠普m1136硒鼓如何加碳粉(惠普m1136原裝硒鼓怎么加粉)
游戲主機有幾種(主機游戲分類大全)
note5怎么設置鎖屏壁,魅藍5s魅藍note5怎樣換鎖屏壁紙
微軟平板surfacepro1(微軟平板電腦surfacepro1866)
360桌面怎么打開菜單鍵,360手機桌面菜單鍵在哪里
acdsee2021家庭版許可證密鑰(acdsee17許可證密鑰)
臺式為什么電腦沒有聲音(臺式電腦都沒聲音嗎)
臺式電腦硬盤位置圖怎么看,臺式機電腦硬盤 在哪里 最好圖片
m712q什么型號(m711m是什么型號)
大白菜u盤啟動盤制作工具教程視頻(大白菜啟動u盤怎么制作)
飛機上有4g網絡嗎(飛機上有4g網絡嗎安全嗎)
ns高達g世紀火線縱橫開荒(sd高達g世紀火線縱橫開荒機體)
電腦qq的厘米秀在哪里可以找到(qq厘米秀網頁版)
電腦電源那邊是開關(電腦的開關在哪)
kmalloc和malloc區別(vmallocchunk)
如何分割硬盤,電腦怎么劃分硬盤
a59s內存卡怎么安裝,oppo a59s怎么裝內存卡
win10控制面板卸載程序在哪(windows10控制面板卸載軟件)